MENU

【媒体理工】《光明日报》记者对我校姜会林院士进行专访

2月24日,《光明日报》以“搞科研需要一代又一代接力实现”为题,报道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我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姜会林教授不辞辛劳、夜以继日坚守科研岗位的先进事迹。采访中,姜会林院士表示,搞科研从来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代人的事,而是需要一代又一代科研人员接力实现,充分展现了长理人胸怀祖国、奋进新时代的精神风貌。

 

相关链接:

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9-02/24/nw.D110000gmrb_20190224_1-02.htm

附:文章原文

搞科研需要一代又一代接力实现

——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姜会林

任爽

寒假中的kb官网校园,青春洋溢的笑脸虽少了,奋斗者的身影却并未缺席。临近农历年三十的一个上午,记者走进学校科技大厦13楼空间光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拜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长理工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心负责人姜会林。

记者原以为“寒假+春节”,姜会林院士应该早就休假了,可他说:“我每天早上8点多上班,晚上7点多才走。不管是寒暑假,还是周末和节假日,这是常年养成的习惯。不仅我这样,中心的许多老师也是这样。”尽管已经73岁,但姜会林的干劲儿和效率却丝毫不减。作为王大珩院士培养出来的第一批博士生,姜会林说:“王大珩院士比我大30岁,他94岁高龄的时候还在坚持工作,我没有理由不好好工作,而且要力争活到老学到老,工作到老。”

凭着这股干劲儿,姜会林在国际上首次提出“衍生二级光谱理论”,并提出“用普通玻璃校正二级光谱”的设计方法,该成果被王大珩院士评价为“近年来中国光学设计的主要进展之一”;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光学系统技术经济公差理论”,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有了这么多成绩,姜会林反而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说:“我们搞科研不是为了荣誉,而是为了责任,是科研人员对国家发展和经济社会进步应尽的责任!如今,党和国家对科研人员越来越重视,我们就更不能辜负了这份期望!”

走访中,姜会林时常接到学生拜年的电话和短信,而他更是不忘鼓励学生在新的一年里继续刻苦钻研,多出成果。姜会林说:“搞科研从来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代人的事,而是需要一代又一代科研人员接力实现。”

在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后,姜会林将20万元港币奖金全部捐入“王大珩奖学基金”,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在吉林省开展“学习筑梦”活动后,他更是积极响应,给长理工的学生们讲起了“走进新时代,共筑中国梦”的思政课;在研究中心,他创新开展“五学”教育:学政治、学政策、学业务、学管理、学做人,鼓励师生们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把个人理想和中国梦结合起来。

在姜会林的带领下,该中心获国家级科技奖两项、省部级科技奖20余项。中心在我国首次实现了“地面动中通”“航空飞中通”和“双动态”激光通信;在世界首次实现了“一对多”同时激光通信,并实现了机载高速率激光通信的最远距离。

走访结束时,姜会林院士送记者到中心门口。看着门口荣誉墙上挂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荣誉,姜会林指着墙上的一块空白处说:“那是我们特意留出的位置,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能尽早获得‘国家重点实验室’这块牌子,吸引和培养更多人才,为长理的‘双一流’建设和国家发展献智献力!”

 

(供稿: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撰稿:丁宇同  审核:于英焕  编辑:丁宇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