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理工】《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报道我校学生投身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
1月14日,《人民日报》“志愿青岛”人民号以“山东青岛:青春底色,他们选择在防疫一线描绘”为题,报道了我校光电工程学院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孙昱,积极响应青岛市市北区合肥路街道号召,投身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承担疫苗接种志愿者服务工作任务,助力冬奥会的优秀事迹。孙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理工学子爱国爱家的青春风采。
原文如下:
山东青岛:青春底色,他们选择在防疫一线描绘
再过20多天,我们即将迎来北京“2022冬奥时间”。伴随着冬奥会和春节脚步的临近,境外回国人员增多,返乡居民流动性增加,社区疫情防控压力也越来越大。为防止疫情扩散和传播,筑牢维护居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免疫长城”,青岛市市北区合肥路街道广泛发动一切能够发动的力量,参与到疫情防控中来,守护我们共同的美好家园。近日,合肥路街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大学生志愿者们积极响应街道的号召,从学校返青后,第一时间与社区取得联系,投身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承担起疫苗接种志愿者服务工作,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引导居民自觉遵守疫情防控要求,用滴滴汗水擦亮自己的青春底色,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爱国爱家的青春风采,助力冬奥会顺利举办,也让2022年这个冬天格外温暖。
当好疫苗接种信息的“咨询员”
来自kb官网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大一的孙昱,和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SQA金融专业大二的于卓桓,都住在合肥路街道辖区,是小学同学。俩小伙子平时就非常关心时事政治,也很关心国内疫情防控的动态。放了寒假,两个志同道合的伙伴一商量,主动到社区报名担任疫苗接种志愿者。初来乍到,社区给两位志愿者安排的任务是协助填写疫苗接种信息表格。遇到有老人不会写字的情况时,小孙和小于要帮助他们填写,并耐心提醒其按手印,如果老人患有其他慢性疾病,小孙和小于还要询问医护人员,确定其是否可以注射疫苗。对于年轻群体则指导他们自行填写,同时进行答疑解惑,帮助居民顺利注射疫苗,让前来接种疫苗的居民倍感安心、放心。
当好维护现场秩序的“勤务员”
为了让注射疫苗工作更加顺畅、减少群众的等待时间,小孙、小于和社区其他志愿者一道,组织群众有序排队,严格要求群众做好自身的防护,秉承先来先打的原则,有效维护现场秩序。对于行动不便和年纪大的老人,他们也会随时注意观察其身体状况,为他们安排凳子和递上温水,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心与问候。帮着搬运物资,为接种居民提供咨询,协助接种点进行消杀……两个大小伙子忙里忙外热得满头是汗,脱下羽绒服穿着短袖和红马甲继续工作,让居民们感受到了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带来的贴心和暖心。
当好防疫答疑解惑的“帮办员”
来自浙江省嘉兴市的杨阿姨,在接种第三针加强针的时候遇到了麻烦。因为与第二针间隔的时间有点久,杨阿姨不记得自己之前接种的是北京科兴还是北京生物的了,而她的健康码不是山东省的,所以通过健康码查询不到具体的信息,偏偏此时儿子儿媳也联系不上,这让杨阿姨犯了愁。没有疫苗接种具体信息,接种点的医生也没有办法给杨阿姨接种疫苗。小于发现杨阿姨的异常情况,主动上前询问,帮助阿姨进行手机操作,最终通过电话联系对方接种点获取了信息,让杨阿姨顺利接种上了第三针。
当好社区疫情防控的“守护员”
在社区志愿服务期间,杨瑞晗、于卓桓、孙昱、曹宸睿等同学切实感受到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的压力和辛苦。他们按照社区防疫工作的要求,对进出社区的居民进行体温测量和登记,帮助社区电话联系居民进行免疫加强针接种。来自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专业的杨瑞晗表示:“我喜欢花样滑冰,本来想冬奥会期间到北京去做志愿者,因为疫情没法去现场。回到家乡,协助社区进行疫情防控,在这个后疫情时代,中国要举办冬奥会是一件举世翘首以盼的大事,我们要承担起当代大学生的使命和担当,用自己的双手奉献一份力量,有一份光,发一份热,助力冬奥盛会顺利举办。”来自大庆师范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曹宸睿也表示:“能够参与到社区疫情防控的志愿者队伍中来,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守护家乡的安全,感到非常荣幸!”
合肥路街道的大学生志愿者纷纷表示,只要社区需要,他们一定积极配合,切实担负起新时代大学生的使命和担当,向伟大祖国致以青春的最高礼赞!
(供稿: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撰稿:唐慧宇 审核:于英焕 编辑:周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