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道】思政课的全新“打开方式”
——多维度提升“学习筑梦”思政选修课实效性
文 / 贾惠淇 于英焕
走在kb官网的校园,随便拉住一个新生问:什么是中国梦?每个人的答案都是生动而鲜活——
“中国梦是光学,承载kb官网的荣光、每一位光学师生的信仰。”
“中国梦是法治,是青年学子的责任与担当,是民族复兴的坚实脊梁。”
“中国梦是爱国,是个人与社会的荣辱与共,是小家与大家的天下为公。”
……
在这些大一新生的脑海中,“中国梦”不再是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概念。它填满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与他们休戚与共的“家国心愿”。
而这份感受,就来自于2018年kb官网全新改版后的思政课堂。学校摒弃传统与单调,协多方合力打造了“学习筑梦”系列思政选修课,让课堂有趣有料、学生有思有学,真正实现多维度、深层次、广视野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大咖云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融合
“都说要‘科技强国’,你真的懂吗?”课程伊始,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姜会林就向同学们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倍受关注的‘星光中国芯’工程,对于国家意味着什么?我们光学人有什么责任?”这些问题引发了大家聚精会神的思考。姜会林激昂讲述:“‘中国芯’,每一个芯片里的光刻机,都要靠光学的力量。这就是,光耀中国梦的重要性!”
这节课是kb官网“学习筑梦”思政选修课的第二章“光耀中国梦”,也是12个“大咖分享”之一。在第一章“法治中国梦”中,校党委书记杨玉新站上讲台,纵贯历史与现实,讲解“全面依法治国”理念。“我们党的治国方略,经历了‘人治—法制—法治—依法治国’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我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境界。”杨玉新再三鼓励学生要养成规则、制度、程序、人权、公正5种意识,成为尊法、守法、护法的典范。
从光学到法治,从法治到文化,从文化到健康,再从健康到经济、报国……学校结合光电技术特色鲜明的办学特点,以“追光逐梦”为主题,开设科技、政治、经济与社会、文化4个篇章的教学专题,“教学团队不仅有信仰坚定、业务精良的优秀思政课教师,更有一批各学科领域颇有建树的协同育人团队加入其中,打破以往专职教师一讲到底的模式,实现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教务处副处长王文晶说。截至目前,“学习筑梦”思政选修课进入36个课堂,覆盖大一、大二学生12000余人。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宇鑫同学告诉记者:“以前听说思政课要抢后排,方便开小差;但这门课完全反过来,一个个争着抢前排!”这门思政课之所以成为学生心中的“爆款”,授课内容只是一方面,背后更多的,在于整个学习体系的设计。
同向同行:创新理念解决真需求
在接到《吉林省大学生“学习筑梦”行动方案通知》后,kb官网党委没有马上动笔设计,而是先进行了走访调研,看看“同行如何做”“老师怎么说”,以及“学生要什么”。
“我们发现,上海高校的‘中国系列’做得很好,治国理政、中国道路、绿色中国,可谓是一校一特色,名师显神通。”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春燕考察了国内多所高校的做法,总结出一个核心观念:“我们要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把价值观培育和塑造,通过‘基因式’融入不同课程,充分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重要论述。”
“要讲好思政课,最关键的就是要转换语言,从‘专业’过渡到‘育人’。”“经济强国梦”的主讲、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张肃谈道,“要从他们身边的大事要事切入,让同学们一听就能有感知和启发。”同样,在文学院学生任天成看来,思政课的趣味性,就在于增长见闻、升级认知。“好多事我们都看得特别表面和肤浅,老师站在更高的角度,带我们还原了事物的本来面貌。”
为此,学校召集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务处、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校团委等多个部门共同开发这一系列课程,并将“学习筑梦”课程的建设情况纳入各学院党委书记抓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述职评议考核之中,构建分工协作、同向同行、齐抓共管的“大思政”工作格局。
从此,课堂告别了传统的“PPT教学”,从“心”出发;学生也不再做“低头手机党”,认真聆听老师的分享。
“科学家是什么?他不是荣誉证书,更不是历史档案,而是每个人心中的那枚闪耀的点,一个心灵上的感动……”放弃英国优渥生活回校工作的王作斌教授在“游子报国梦”上深情讲述。
“21世纪,必然是生物医学世纪。健康中国梦离不开生物医药,而咱们长理人的专业积累,定会在未来绽放非凡的价值”,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于源华教授在“健康中国梦”上激情演说。
“在昨天的进博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不是小池塘,而是一片大海。我们欢迎与世界拥抱,中国的发展就是世界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张淑东在“文化强国梦”上娓娓道来。
“学习筑梦”课堂,真正实现了思政的“隐形教育”。法学院吕贺彤同学深有体会地说:“这是一门不一样的思政课。我们既掌握了新思想的实质,又把它和我们的青春梦想结合起来。”
社群学习:成风化人共创新模式
“亲爱的双亲,现在我们已经加入台儿庄战场了,儿已抱定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去和敌人肉搏……不肖儿师韩跪禀。”冬日夜晚的教室里,机电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张海龙与同学们围坐在一起,正在“重读抗战家书”,透过一封封家书,同学们感受到中国军人浴血抗日的爱国精神和孝敬双亲、爱护妻儿的柔情,动情之处潸然泪下。
从理论学习到社会实践,丰富的经历铭刻下更深的感悟。同学们组成“大眼睛支教e课堂”志愿服务团队,通过网络课堂,定期为学校定点扶贫单位长岭县三团乡93村的贫困孩子进行线上辅导,现已辅导近百学时。每周的定时辅导,屏幕后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神,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沉甸甸的社会责任。
作为当今中国的时代楷模,黄大年教授的家国情怀与敬业精神,一直贯穿着“学习筑梦”的系列活动。12月中旬,光电工程学院“黄大年学习社”的同学们来到黄大年教授生前的办公室参观学习。常年用来和学生讨论问题的“两台电脑、两把椅子”、 贴满了工作安排的日程表和手写探测项目计算公式的讲课板……点点滴滴的工作印记,让同学们体验到了什么是“废寝忘食、心有大我”。2017级学生王圣哲更是感悟颇多:“黄大年教授的精神离我们很近。四载光阴,我们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成就更多的成果,如何用脚踏实地的刻苦迎接更多的挑战,如何用所学理论与实践推动国家的进步。黄大年教授用行动,给出了我们人生追寻的答案!”
目前,类似“黄大年学习社”的“学习筑梦”组织全校共有14个,辅导员“学习先锋队”、空军国防生学习筑梦团、王大珩学习社、石榴籽学习社、理工橄榄营等累计开展特色学习活动百余次,“学习新思想,共筑中国梦”春风化雨般走进了学生的心灵。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青年时期的志向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无疑具有重要影响。在kb官网倾力打造的“学习筑梦”系列课程中,无论是“学校—学院—班级—宿舍”的全方位陪伴,还是“课堂—社团—实践”的多维度融合,都从“内容”和“形式”上双管齐下,既生动又深刻,将大道理说到心里去、做到点子上。
(供稿: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审核:于英焕 编辑:贾惠淇)